在樓市調控下,雖然房價停止了瘋漲,但仍在以小幅上漲,這對于購房者來說可并非好事。現在,由于疫情的影響,各大公司都在降薪裁員,此時購房者想要買房無疑是難上加難。但是,房子作為剛需品,早晚都是要買的。在此情況下,許多購房者都會想方設法地去省錢,甚至冒著風險采取一些特殊手段,就比如交納認籌金。對此,小編要說的是,請注意!買房認籌看似省錢,實則存在以下這5大風險,你還交錢嗎?
違規建筑
風險1、或為違規建筑
一般來說,開發商在開展買房認籌的活動時,往往都還沒有取得預售許可證,即這種行為其實屬于違法交易。如果你交納了認籌金,但開發商到最后都沒取得預售許可證,那么他名下的樓盤可就會被定為違規建筑,那么你的購房權益也會大受影響。這也是購房者最害怕的事情了。
風險2、變相占用資金
雖然認籌金數額不定,但購房者往往會被要求交納一筆數額不菲的認籌金,少則成千上萬,多則數十萬不止。更甚者,華僑城內的某處樓盤還出現了高達100萬的認籌金。盡管開發商承諾認籌金可隨時全額退化,但業內人士則認為,這種做法就等于變相占用購房者的資金,試想一下,成百上千購房者都交納認籌金,那會有多少錢?
漲價
風險3、優惠不抵漲價
買房認籌其實就是開發商的一種促銷手段。當交納認籌金的購房者較多時,開發商往往就會以各種借口開始漲價,如果你選擇繼續交易,那就要接受漲價的事實,這樣一來,你交納認籌金所享受到的優惠可就抵不上漲價的幅度了;即便你放棄繼續交易,開發商也會很配合地退還認籌金,畢竟你不買房,還有其他人在等著!
風險4、權益無法保證
在交納認籌金時,雖然購房者都會與開發商簽訂相關協議,但是協議內容并不受到法律保護。而且,認籌金也不等于定金,對開發商沒有法律約束,即便開發商違約,購房者也是無法拿到雙倍賠償的。這樣一來,購房者的合法權益也就無法保證了。
認籌造假
風險5、認籌火熱造假
中國人都有著跟風的心理,就比如在選擇飯店時,一般都會選擇顧客較多的飯店。在買房時,如果購房者看到交納認籌金的人數較多,那么購房者也會急忙交納認籌金,以為買到就是賺到。殊不知,開發商可是會刻意制造這種火熱的場面,一旦你輕信了,那你可就要吃大虧了。
在這個高房價時代,大家買房想要省錢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最好選擇那些可靠的方法,其中當然不包括交納認籌金了。所以,小編提醒廣大購房者,請注意!買房認籌看似省錢,實則存在以上這5大風險,你還交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