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個好的環境是舒適生活的基礎。我們在選擇合適的房屋的時候,首先看的就是小區環境。
1、周邊配套
居住區內配套公建是否方便合理,周邊配套服務設施是否方便,娛樂休閑設施是否豐富,對于居民生活質量影響很大,也是衡量居住區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了解樓盤配套情況主要分為小區周邊配套情況和小區內部配套情況。菜店、食品店、小型超市等居民每天都要光顧的基層商店配套,服務半徑最好不要超過150米。
2、小區交通
小區內交通的合理性對于居住安全和環境的靜謐性是比較關鍵的,這也是在看房中容易忽略的問題。
目前作為樓盤賣點的“人車分流”,汽車在小區外直接進入小區地下車庫,車行與步行互不干擾,因小區內沒有汽車穿行、停放、噪音的干擾,小區內的步行道兼有休閑功能,可大大提高小區環境質量,但這類小區的的造價也會比較高。
3、小區綠化
居住環境考量有一個很重要的硬性指標——綠地率,指的是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占居住區總用地的百分比,一般小區的綠地率不能低于30%。
小區綠地充足,那么在遮陽、防風防塵、殺菌消毒等方面也會起著重要的作用。另外提醒大家要注意綠地率和綠化率是不同的概念,有的開發商喜歡說“綠化率,是因為綠化率的計算相對模糊。
4、小區物業
物業服務好壞與否直接關系到購房者的居住感受和所購房屋今后的增值潛力。好的物管會對房屋和相關設施進行定期維修或維護,能使物業及其設備處于完好的狀態和正常的運行,從而提高物業的檔次和適應性。有些小區雖然年代已經比較久遠,但因為保養有方,看上去依然光潔如新。
5、樓間距
樓間距是很多購房者經常會忽略的因素,但事實上,這極大的影響著購房者的居住質量。寬大樓間距,能夠帶來大院落,減少和鄰居們的橫向干擾,使居住環境更為寧靜;可以壓縮進深,增加面寬,使居室的采光通風性大大提升;不會有“握手樓”之間的對視問題,最大程度提高居住私密,業主的一舉一動不會再被鄰居一覽無遺。
6、周圍環境
買房居住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小區周邊有化工廠等項目的樓盤千萬不能買,居住時間久很有可能會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另外,地處在交通主干道、高速路口等車流量密集區域的樓盤往往有噪音和空氣質量方面的問題,不管白天還是夜晚噪音大而且灰塵較多,盡量避免購買靠路邊的樓棟。
上文就是對于買新房怎樣判斷小區環境的好壞這個問題的詳細解答和說明。建議大家在選擇新房的過程中,多多關注一下上文所提到的六個方面,這樣才能選擇出一個環境更好的小區,才能讓我們入住之后的生活更加順心。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