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在以習**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主要宏觀指標處于合理區間,經濟保持較好發展態勢,韌性持續顯現。2021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4.9%;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6%,就業形勢總體穩定,進出口貿易保持較快增長。
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7月15日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再貼現、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滿足金融機構合理的流動性需求,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平穩運行。推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方式改革,增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穩定性。二是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牽引帶動作用。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力度,實施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延期工作,綜合施策支持區域協調發展,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制造業等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三是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紅利。進一步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指導性作用,推動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優化存款利率監管,降低銀行負債成本,持續推動各類放貸主體明示貸款年化利率。四是以我為主,把握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加強預期管理,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五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總體來看,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把握好穩健貨幣政策的力度和節奏,綜合研判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邊際變化以及主要經濟體可能的貨幣政策調整,主動做出前瞻性安排,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保持穩固,金融市場平穩運行。9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3%,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0%。信貸結構持續優化,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分別達到27.4%和37.8%。9月,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59%,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4.89%,分別較上年12月下降0.02個和0.19個百分點。貨幣市場利率平穩,1-9月銀行間市場存款類機構7天期回購加權平均利率(DR007)均值為2.18%,與央行7天期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僅相差2個基點。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9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4854元,較上年末升值0.6%。前三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年化波動率為3.2%。
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7.3%,兩年平均增長3.8%。分領域看,前三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5%,兩年平均增長0.4%;制造業投資增長14.8%,高于全部投資7.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3.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8.8%,兩年平均增長7.2%。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8.7%,兩年平均增長13.8%;衛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31.4%、10.4%。
2021年第三季度,全國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9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分別同比上漲3.3%和2.4%,漲幅較6月末分別下降1個和1.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1.3%,兩年平均增長4.6%;銷售額同比增長16.6%,兩年平均增長10%。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8.8%,兩年平均增長7.2%,較上半年下降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9%,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5.4%。
房地產貸款增速總體平穩。9月末,全國主要金融機構(含外資)房地產貸款余額51.4萬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較6月末低1.9個百分點。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37.4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增速較6月末低1.7個百分點;住房開發貸款余額為9.3萬億元,同比增長0.1%,增速較6月末低3.3個百分點。
央行指出,目前房地產市場風險總體可控,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整體態勢不會改變。總的來看,既要堅定信心,又要正視困難,將改革和調控、短期和長期、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結合起來,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同時,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來源:觀點地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