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的時候,各位業主千萬不能因為有了合同就掉以輕心,其實,許多讓業主多花錢的陷阱就藏在裝修合同中,如果不防,那您可是要吃大虧了。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挑出這些陷阱,幫助大家護好兜里的錢財!
1、工藝說明模糊不清
許多業主都更關注單項的價格,所以裝修公司經常利用這一點,在合同中忽略工藝的說明,尤其是對用什么品牌、什么規格、什么等級的材料總是刻意忽略。在裝修的時候,裝修公司就會使用劣質的材料來降低成本,即使業主發現了也會因為合同中沒有注明而無可奈何。
2、在單項面積上做手腳
一般來說,業主只會重點關注單項的價格,而對于實際的面積只是大致估計,這就會讓裝修公司抓住機會做些手腳,如果裝修提供的項目里,每項的面積都稍微增加一些,而單項價格又高,那么總的花費自然會高出許多。所以,建議您在單項價格談定了以后,一定要和裝修公司或工頭一起把單項的面積尺寸進行丈量,并且記下來落實到紙面上。
3、在報價單上做手腳
裝修公司提供的報價單上有時會出現拆項的現象,就是將一項工程拆成幾項分別標注價錢,這樣雖然單價看起來很低,但是后總的結算時費用就會多出許多。所以,在簽訂合同時,您一定要親自逐項比較,核對相應的條款,不忽略任何細節,不給裝修公司任何可乘之機。
4、材料進場時提供劣質產品
有時,即使合同和報價單上將材料的品牌、規格、等級都標注清楚了,一些商家還會鋌而走險,讓劣質材料偷偷進場。如果業主不細心、不關心的話,那么劣質材料就會被使用了。所以在材料進場的時候,好親自到場,帶上合同和報價單,并請懂行的人到場一起驗收。
5、偷換材料的計量單位
業主在進行核查時經常會忽略報價單上的單位,要知道,不同的單位意味著價格會產生很大的偏差。比如定做一個鞋柜,貌似很合理的樣子,但是關于鞋柜的尺寸大小沒有說明,這就給后來的裝修者留足了設陷阱的機會。